2025年10月30日,我国光电子产业领军人物、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肖志国应邀莅临天津理工大学,作题为“稀土发光材料与光芯片技术突破与前沿进展” 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印寿根教授主持,理学院和材料物理所等相关领域师生5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肖志国作为我国固体发光材料领域的先行者,深耕光电子产业四十载,现任路明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发光学会理事委员,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重量级荣誉。他带领团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首创新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和硅酸盐系列LED发光材料,其研发的"中国光芯"不仅点亮北京水立方,更推动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成长为万亿元级市场。

报告中,肖志国以"从实验室到产业界的全链条创新"为主线,系统梳理了稀土发光材料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演进历程。他重点阐述了化合物半导体光芯片的核心制备技术、光谱调控原理,以及在健康照明、应急安防、显示终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分享了团队在 "芯粉合一" 关键技术研发中攻克的高温氧化、材料相容性等行业难题。结合路明科技将蓄光发光材料应用于飞机客舱、地铁应急通道等 "上天入海" 的实践案例,他深入解析了"把光留住"到"让光芯智慧" 的产业升级逻辑,强调自主创新对打破国际专利壁垒、构建民族光电子产业体系的核心意义。针对当前产业发展痛点,他提出光电子技术需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深度融合,展望了全光谱照明、低蓝光健康光源等未来方向的市场潜力。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稀土光转换材料的产业化成本控制、校企联合培养科研人才模式、光芯片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踊跃提问。肖志国结合自身科研创业经历,逐一细致解答,并鼓励青年学子既要深耕理论基础,也要关注产业实际需求,在产学研结合中寻找创新突破口。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思维碰撞频繁,师生们纷纷表示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为科研方向选择和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肖志国的报告既是一场前沿技术的学术盛宴,也是一堂生动的科技报国励志课。此次报告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更为学校与路明科技集团搭建了产学研合作桥梁,对推动物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天津区域光电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