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邀请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李川勇教授
作学术报告取得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变革与时代环境对本科教育的新要求,结合实际分析本科教育现状,为积极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师生共同成长的本科教育,构建大学校园师生共同体,10月13日理学院邀请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李川勇教授作关于师生共同体理念下的一流课程建设的报告,理学院等相关学院师生近100人现场聆听该报告。
李川勇教授面向全校师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报告,一是针对新时代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深刻阐述一流课程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建立在学校教育中的课程主战场上,挑战的切入点应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考,目标是在师生之间形成“教有幸福感,学有成就感”的教育质量文化;二是针对“南开40条”和师生共同体的构建,新时代师生共同体的内涵是时空和内容上的双循环,进一步介绍南开大学现阶段进行的“师师小循环”、“生生小循环”及“师生大循环”的具体举措;三是针对以师生共同体构建推动一流课程建设,重构传统教学,推动师生耦合,共建课程,在现有的课程类型基础上,提出O-AMAS有效教学、P-MASE研究性教学、项目式一体化教学、名师引领通识课等多元的课程类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获得南开学生积极反馈;四是针对南开大学新时代师生共同体的展望,期待在共同努力改进构建一流课程过程中不断提升育人成效。
报告会后,李洪国副院长和于慧勇副书记现场提问,针对综合素质教育新模式及构建“四有”课堂进行交流探讨,对推动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公能兼备、引领未来”的培养目标有了新的希冀。宋眉眉院长表示听了李川勇教授的报告表示受益匪浅,李川勇教授最后表示希望与理学院师生进行更多交流探讨。
李川勇教授,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教指委委员,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其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衔接中学—大学物理综合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实施“南开40条”,提出“打造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共同体”,构建师师交流、生生交流两个小循环和师生交流大循环,推动师师研究教学、师生密切互动、生生互促成长,加强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多元场域和线上线下无边界教学空间的课程建设。
理学院